我们都知道紫外led芯片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十分广泛,那么很多人问紫外LED芯片是不是越大越好?芯片越大功率会越大吗?
芯片越大,散热面积越大,能承受的电流也越高,自然功率输出就可能更大。
之前封过两种UVC芯片,一个是3535封装的小芯片,大概1.2×1.2mm;另一个是4545封装的大芯片,发光面接近2×2mm。
两颗都在相同驱动电流下测试,结果大芯片那颗输出功率高了接近一倍,而且热衰减明显慢。
但这里有个前提那颗大芯片的结构、材料和封装散热都到位。要是只是“做大”,但导热材料、晶格质量没跟上,功率反而上不去,还更容易坏。
也就是说,芯片尺寸只是功率的“潜力因子”,不是唯一决定因素。
真正决定输出功率的,还有芯片的结构设计(比如多量子阱层数、发光层厚度)、电极布局、材料品质,还有最关键的散热。
紫外LED芯片的功率等级一般分成低功率、中功率、高功率三种。
低功率的多用于检测、光敏、医用照射之类的设备;
中功率的用在空气消毒、小体积杀菌灯上;
高功率的,才是那种要靠散热板、风冷、水冷的工业级产品。
你如果拿一个0.5×0.5mm的小芯片,想让它跑1W输出,十有八九是烧掉。因为结温太高,寿命瞬间掉。
所以在我们工程师眼里,尺寸和功率不是简单的“正比”,而是个“带条件的关系”:
尺寸大 → 理论能承受更大电流 → 有潜力做高功率;
但前提是封装结构、基板导热、焊接方式、驱动控制都得跟上。
还有一点很多人忽略:
不同波段的紫外芯片(比如 UVA 365nm、UVB 310nm、UVC 275nm),即便尺寸一样,功率也不一样。
因为UVC的外延材料(AlGaN)本身光电转化效率低,它的“功率极限”就摆在那儿。
所以有时候你看到同样是1.5×1.5mm的芯片,UVA能跑500mW,UVC可能只有100mW,这不是厂家偷工减料,而是物理决定的。
我们在选型或者设计产品时,通常会先根据功率需求来反推芯片尺寸,再看散热能力。
电话:15697542027(郑)
座机:0755-25115102
邮箱:seo@riseencn.com
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龙观西路60号高峰大厦7层
时间:周一至周日:8:00-24:00